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实验室
High-Performance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 Lab (HPAC Lab)
邱雷 长聘教授,博导,
同济大学电信学院副院长,国家级青年人才,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、同济大学青百计划。
2009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,2012年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。2015年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,2015年-2018年就职于英飞凌(Infineon)科技,任模拟芯片研发工程师。
2018年9月至今,就职于同济大学。承担多项芯片相关国家级纵向、横向项目,科研经费充足。发表SCI/EI 论文50余篇,其中第一作者/通信作者30余篇。拥有申请/授权10余项中国专利。
获得2021年“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”奖;获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。
卓盛龙 研究员
2022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。先后任职于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及光梓信息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,从事电源管理及光电集成电路设计与研究工作,现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员。近5年在IEEE JSSC,TCAS-II,CICC,ESSCIRC,ASSCC等集成电路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,拥有数十项国际/国内专利。
研究方向:
[1] 高速以及高精度光电芯片设计。
[2] 基于SPAD的激光雷达芯片及系统设计。
姚兵兵 副研究员
2023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。先后任职于展讯通信(上海)有限公司,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光梓信息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,从事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,高速串行收发机及光电集成电路设计与研究工作,现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。近5年在IEEE TCAS-II,TVLSI等集成电路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会议发表论文5篇,拥有5项国内授权专利。
研究方向:
[1] 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设计。
[2] 高速串行收发机设计。
姜伟雄 助理教授
2017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学士学位,2022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。近5年在TCAD、TCASI、TCASII、TVLSI、DAC等集成电路高水平期刊、会议发表二十余篇文章,其中一作/通讯作者9篇,拥有2项国际授权专利。曾获神经网络加速器领域Top竞赛DAC-SDC全球第一名,中国电子学会集成电路奖学金一等奖。先后任职于华为海思图灵业务部和蔚来汽车芯片开发部,从事GPU、NPU的设计与开发工作,参与了全球Top2自动驾驶芯片的架构定义,关键模块的论证、方案设计、RTL开发、性能建模。现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理教授。
研究方向:
[1] 专注于端侧大语言模型推理。
[2] 端侧大语言模型的推理处理器架构。
[3] 微架构的设计与探索
[4] 推理框架设计
[5] 芯片-框架协同优化
2022级: 马晓晨 徐凯(在职) 平强(在职)
2021级: 徐纹丽 杜自毫 郭逸夫 吴祎璠(在职)
2020级: 胡辉
2019级: 姚兵兵
2022级: 徐家富 梁才捷 沈立铠 程琪德 徐望昕 段福龙 田忠孝 殷盛霖
2021级: 张扩 楼柯文 莫小凡 陈登宇 郭依静 池明欢
2020级: 王肖攀 车思亮 颜超进 吴梦维 周延
2019级: 袁晓华 钱超超 孟天奕 王伍峰
2018级: 高宇苗 刘欢 李敏珺 王鹏 林少连
2024年6月 课题组合照
2024年1月 课题组年底聚餐合照
2023年7月 课题组暑期聚餐合照
2020级硕博生与邱雷教授合照
(左侧:马晓晨 颜超进 吴梦维 右侧:车思亮 周延 胡辉)